听民间艺人“说书”
2017-09-21 17:41:00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汤海涛

  小时候,家住在苏北农村,那时的文化娱乐生活十分单调,看一场露天电影,像盼星星盼月亮似的。那时的文化生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要算是现场听书了。植根于民间土壤的说书艺术,昔日活跃于山村乡野,寻常巷陌,老少皆宜,雅俗共赏。 

  有一年,公社文化站邀请来一位民间说书艺人,每晚说书两个小时。晚上没什么好去处,我也搬着小凳子跟着奶奶,到文化站去听说书。那台子是乒乓球桌临时搭成的,台上放着一张长方形的小桌子,一把椅子,桌上有一块惊堂木。台下坐满了一群老少看客。本是嘈杂声喧哗声不断,但惊堂木一响,立即鸦雀无声,艺人开讲了,内容是《隋唐演义》,情节与现代版本的《隋唐演义》不太一样,具有民间传奇色彩,有些人物还会些旁门左道之术,内容丰富有趣,加之说书艺人绘声绘色地讲解,引人入胜,把听众的心同故事中人物的命运牢牢拴在一起,在险象环生、跌宕起伏的气氛中推进情节发展。听众屏息凝神,在欢乐时忍俊不禁,在悲伤处唏嘘不已,在精彩处喝彩不断。常常在紧要关头或决定人物命运生死时,惊堂木一拍,戛然而止,一句“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留下悬念,让听众在想象猜测中怏怏离去。第二天晚上争先恐后地聚集在说书现场,等着他的“下回分解”。 

  有一次,我坐在说书人的桌旁,听得十分入迷,不自觉地模仿起艺人的声音和手势,招来大人们的一片呵斥声,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艺人的思路,还影响了听众的情绪,赶紧停下。那年以后,文化站再没有请过说书艺人。后来,我从收音机中听过几位著名艺人的说书,有刘兰芳、袁阔成、单田芳说的《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篇名段,也有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每天半个小时,百听不厌,实在不过瘾就买同名小说看。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说书作为一种曲艺形式被搬上了电视屏幕,我也曾听过几回,但总觉得缺少了现场听说书的滋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盛极一时的说书行当门庭冷落,今天的人可能很难下定决心去学一门不赚钱的营生。但往事悠悠,少年的快乐时光留在记忆中。有时我仍会想,说书或许有朝一日还会回到大众生活中。 

  说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中的奇葩,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说书是一种文化,讲的是故事,说的是历史。聆听一段故事,倾听一段历史,感受一种民间文化。 

  编辑: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