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我作为盐都区检察院“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来到我担任法治副校长的盐城市盐都区郭猛实验学校,看望该校留守儿童。在这里,我与9岁的子萱“结对”,做了她的“爱心妈妈”。
“我的爸爸妈妈都在苏州打工,我和爷爷奶奶、弟弟在家,爸妈有时候打电话,有时候视频。”聊起父母的情况时,子萱这样怯生生地说。
听了子萱的话,想到我那每天都要喊上几百声“妈妈”的儿子,而子萱却只能默默地等待爸妈的电话,同样是孩子,却不能同样享受拥有父母陪伴的童年。
据郭猛实验学校吴副校长介绍,该校像子萱这样的留守儿童有280余名,而该校还不是全区留守儿童最多的学校。
问题家庭、教育缺失、物质贫乏、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等问题在留守儿童家庭里尤为突出,因此留守儿童们的犯错率与受侵害率都要高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如何为他们提供最全面的司法保护,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搭建起一道“防火墙”,是我们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个工作室
助力打造未检爱心品牌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将司法保护融入校园管理很有必要。目前,我院已在寄宿生、留守儿童较多的两所校园内成立了“法润青春”驻校检察工作室,为青春期学子成长提供零距离指引。
我们通过“法律大讲堂 ”“女生小课堂”等活动及护苗工作联络卡、法治教育“口袋书”、开通维权QQ、微信账号等方式,定点提供检察服务,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咨询和援助。
今年以来,我们不断拓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新思路,将工作重心向前延伸,向纵拓展,与教育部门联合,将法治教育的阵地从检察工作室接轨到教育网络,在网课平台上开设法治专栏,向全区中小学生及家长播放法治宣传片。
先后以防范“网课时代”的网络风险、防范校园欺凌、毒品侵害、拒绝烟酒等为主题,制作了系列法治宣传片《都检“未”你,网课无忧》《这些“玩笑”开不得》《别让烟草燃尽了青春》等;以检察机关未检职能入手,拍摄了检察MV《你笑起来真好看》,并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多发的情况,就如何预防被侵害、被侵害女孩自身及其家庭如何做好心理干预等问题,对话专业心理治疗师,录制了主题视频——《女孩,请你听我说》。
打破时空局限,对学生及其家长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法治宣传方式,更好地实现全区中小学的法治教育全覆盖。使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能通过我们的宣传,及时掌握留守儿童常见法律问题,合力打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社会防护网。
一张“关护网”
全方位呵护留守儿童
近年来,盐都区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留守儿童问题愈加突出,十五、六岁就辍学在家的留守未成年人也成为了青少年犯罪多发群体。 我们充分注意到这一现状,与区妇联、文明办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主动融入到全区关爱留守儿童的网格当中,并形成了以院未检部门为牵头的组织网络、以校方为辅助的监护网络、以相关部门为主体的管理网络,通过构建三级“关护网”,确保让留守儿童“爱不缺位”。
我在办理未成年人王某某盗窃一案中发现,王某某三岁时父母离异,王某某归父亲抚养,后父亲因为吸毒被强戒两年,王某某与年迈生病的爷爷奶奶共同生活,缺乏良好的帮教条件。
为此,我及时向领导汇报、积极协调相关帮教力量,促成未检部门与盐城市阅心阁心理服务中心、王某某所在居委会签订了“三帮一”帮教监督协议,由检察官、心理咨询师、网格员共同开展对王某某的帮教、考察、监督工作,并进行了详细的职责划分。王某某在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得到了良好的帮教,考验期满,收到了不起诉决定。
受此案启发,今年4月,我院提请区委政法委牵头,联合公安、法院等八部门会签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工作体系实施办法》,通过统筹整合相关责任部门和社会组织等资源,形成了司法保护与社会保护衔接配合,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动的工作体系,从制度上落实了困境儿童监护保护、校园安全联动机制、综合保护联络机制等问题。5月,作为成员单位联络员,我院参与了《盐城市盐都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起草工作,并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以会签文件为契机,从单打独斗到协同育人,全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全面开展,愿我们的共同守护,能让留守儿童群体“去标签化”,让他们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时刻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陪伴。
(作者 杜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