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往下扎,树往上长。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根深蒂固,根深叶茂。树离不开根,根离不开树,二位一体。这是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
年轻干部要成长为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就要像根学习,深深往下扎。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当前,有的年轻干部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缺乏实践工作和基层群众工作经验,不愿学根往下扎,而是学浮萍在上面漂着。有的“恐下”怕下基层,怕见群众,怕扎根;有的“拒下”,宁肯辞职,也不下基层,不想、不愿扎根;有的“身下心不下”,人在下面,心在上面,身心两层皮,无法扎根。以上这些反应和表现,说到底就是扎根基层,怕吃苦、怕受累、怕脏;怕下去上不来,影响仕途发展。
事实恰恰相反。俗话说,不吃苦中苦,难得甜中甜。难做人上人。唐僧历尽千辛万苦,八十一难,才取的真经。实践出真知,基层出经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年轻干部只有扎根基层、群众,才能吸取政治营养,取得治国理政真经,得到历练锻炼,增长才干,方能成大器,担大任,办大事。为国担忧,为民解难。否则,高高在上,目空一切,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就会犯官僚主义、主观主义错误,乱弹琴,瞎指挥,害人害己,误国误民。难怪有的群众形容有的年轻干部“嘴上无毛,说话不牢”,“脚下无根,办事不稳”习近平总书记从上到下,扎根基层多年,从知识青年做起到大队支部书记、县委、市委、省委书记直至到总书记,从下到上,从低到高,熟知基层,懂的群众,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基层实践工作经验,方能担任大国领袖,担当起振兴中华,奔小康的宏图大任。
因此,年轻干部要想成大器,担大任,做大事,不能鼠目寸光,只看到自己鼻子底下那嘎达,要放眼长远,人往下走,根往下扎,深深地扎根于基层和人民群众中,这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年轻干部要学岩石上的劲松,迎风傲雪,根往下扎,默默无闻,破土钻石,摄取营养,积蓄能量,厚积薄发。暮色苍茫看劲松。如何做到根往下扎?
一要静下心。心静,才能身静,身静,才能默默无闻根往下扎。当下,花花世界,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眼花缭乱,心浮气躁,争权夺势,追名逐利,享乐主义。难怪有的年轻干部“恐下”,“拒下”。主要是心不清,心不静。太上老君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说的是人神要常清静,必须谴欲澄心,去掉一切私心杂念,凡尘世俗。心底无私天地宽。无欲则刚。静能修身,静能生悟,静能思远,静能制动。年轻干部只有志向远大,意志坚定,远离世俗红尘,才能扎根基层,造福黎民百姓,为国担当大任。
要躬下身。根往下扎,要亲力亲为,不能找“帮办”,更不能找“替罪羊”,必须亲自身入基层,深入群众。身不下海,不知海深,身不攀山,不知山高,脚不上路,不知路远。躬身,要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精神,劳其筋骨,炼其心志,才能强身健体,增长才干。躬身的另一层意思是在扎根过程中,要先虚心当学生,后当先生,先当群众,后当干部。以基层为课堂,拜群众为讲师,虚心、虚心、再虚心;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样才能深扎根,扎好根。
要扎下根。不择土壤环境,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沃土”。扎根,不仅要身扎,更要心扎。达到身心合一,知行统一。身临其境,心灵感悟。直到从实践中,群众中获取真经。要扎下根,还要磨练耐心和恒心。不能扎一头就走,踏一脚就跑。要克服扎根一阵子,树立扎根一辈子思想。要耐住性子,经得住寂寞和诱惑的考验。咬定青山不放松,“十年磨一剑”。锲而不舍,韧而不断,直到成大树,做大材,任凭祖国和人民挑选差遣。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