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回不去的家乡
2018-08-30 15:04:00  来源:正义网  作者:王英杰

  家里旧房子改造,母亲发了几张照片给我看家里弄的怎么样,无意中拍到村子里的小孩子,而同村的小孩子我竟然都不认识,这才意识到已经两年多未曾回家,而这些照片仿佛将我带回那个魂牵梦绕的家乡。而那时候懵懵懂懂的童年也成了我一生中最宝贵的回忆,而我的记忆只能停在那一格。

  我的家乡坐落在河北南部一个较为偏远的村庄,现在看来正是因为他的偏远才有了那份淳朴额宁静。家乡并不富饶,甚至每年还有干旱,但是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们却勤劳善良,祖祖辈辈地耕种着那片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父辈们牵着耕牛在贫瘠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种子,而孩子们光着脚丫在田间地头玩耍。没有磁力片,也没有芭比娃娃,有的只有那早秋蹦跶不了几天的蚂蚱,和那永远玩不腻的跳房。玩累了渴了,喝一口那5斤装的白桶里的白开水都感到品到人间甘泉般。

  家乡虽然干旱,但是夏天偶尔也会电闪雷鸣下起暴雨。近距离的对自然的接触让我们产生的那种对自然的敬畏是现在孩子们永远无法体会的。小时候家里房子非常简陋,最害怕就是下起瓢泼大雨,小小的我就学着哥哥姐姐样子拿着破抹布在窗户口接水,防止水打湿了土炕,而即便是这种小活儿我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干,在嬉笑玩耍中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大雨停后我们仿佛像出了笼子的鸟儿一样冲出去,到树底下冷不丁踹一下小树,恶作剧地让小伙伴们再来一场小雨。

  家乡的物质相比于现在来讲,是非常匮乏的,但是人们对于生活的从容和安定却是现代人所缺乏的。没有见过汽车的高速行驶,所以满足于自行车带来的便捷;没有见过山珍海味的奢侈,所以快乐于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的粗茶淡饭。还记得有一次坐牛车去县城里填报高考志愿,3公里的路程却走了有近一个小时,路上小牛还玩起了失踪,赶车的邻居花了好大功夫,才把小牛喊回头。没有攀比和嫉妒的人的心灵异常干净,还记得爷爷常常将在门口做小生意的修鞋的或者炸米花的人喊到家里吃饭,爷爷常说这些人生活非常不容易,能给人行方便就行方便。而这些举动是现在生活在城里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赋闲的时光也是最惬意的,看着院子里丰收的粮食,家里老人都有说不出的喜悦。而这份喜悦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时光在老人们手工挫制的绳索中溜走,在妈妈和奶奶呼呼的拉风箱声中溜走。容易满足的生活态度,让生活多了几分和谐。

  而去过省会城市读书的我,一段时间甚至为自己来自农村而感到自卑。而当我真正离开家乡,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回去的时候,开始留恋起在那里度过的点点滴滴。离开家乡,再也无法感受那份宁静和和谐。当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同时,是心里的落差越来越大。那些跳房的游戏再也带不来快乐,看到农忙的收获只有在感叹收入和成本是否成正比。而我发现,在办理的案件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早就不知道什么为最纯真的快乐,有的为了不劳而获诈骗,为了所谓更好的生活不惜以身试法,他们的心灵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失去了方向,却忘记了那份最原始的快乐。

  或许,家乡是回不去的家乡,不仅是身体无法到达,更是心灵无法回归那份宁静和淡泊。放慢脚步,去丈量家乡的土地,更像放慢节奏,去反思人生的意义,或许,不能回到家乡,也能找到那一份最灿烂的笑容。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

  编辑:丁海燕  

上下篇导读

 · 从检路上的法与情
 · 念想
 · 意惬
 · 心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