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中国
2017-11-14 15:41:00  来源:盐城检察

  在中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中国 

  ——读《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有感     

  这本书是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的著作,最初吸引我的正是它的书名“宅兹中国”,“宅兹”?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更是头一回见到有人将这个词和“中国”摆在一起,不免令人心生疑惑。就这样带着满心的好奇我拜读了葛教授的这本著作。 

  葛教授在书中向我们解释道,书名“宅兹中国”用的是1963年在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一句话, “中国”二字便最早出现于此,在那个时代,“中国”指的是常被称为“天之中”的洛阳。“宅”的意思是建立家园,“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说的就是要在洛阳这个地方建立家园,也就是指历史上的周武王灭商后营建东都之事。作者借用“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来作为书名,不仅因为“中国”一词最早在这里出现,而且也因为“宅”字既有“定居”的意味,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今天流行语中的“宅”字,有“墨守”之意,这新旧两重意思,引发了作者的反思:作为一个身在“中国”的学人,应当如何既恪守中国的立场,又超越中国局限,在世界或亚洲的背景中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 

  “中国”这个词,是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习用的,但是真正问起这个名词的含义,相信很多人都不容易表达清楚。过去,我们总是不假思索的把“中国”这个词用的天经地义,而今,葛教授的这本书却摧毁了原本我们普遍一般思维中的“中国”,我们第一次有意识的开始反问自己:什么是中国?何谓中国?于是我们自然的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历史,试图在中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中国。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移动的中国,因为不仅各个王朝分分合合是常有的事情,历代王朝中中央政府所控制的空间边界,更是常常变化。葛兆光教授认为,中国是一个边缘比较模糊和移动,但中心始终清晰的国家。中国的政治王朝虽然变更盛衰起伏,但历史始终有一个清晰延续的脉络,中国的文化虽然经受各种外来文明的挑战,但是始终有一个想对稳定、层层积累的传统。 

  汉族中国比较稳定的,延续性和文化凝聚力很强,随着五胡乱华、蒙古入侵满清入关,中国融入了各种血缘和族群。它的族群构成和国土边缘,随着国力盛衰、战争、族群的迁徙不断的发生变化,但中国的中心一直清晰的。于是乎,我不禁对自己从小就被灌输的一种思想产生了质疑“某某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领土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全部疆域。强调国家或政府对于某一地域的实际控制权。所以我们不必觉得历史上安南曾经内附、蒙古曾经由清帝国管辖、琉球曾经进贡,就觉得无法容忍和理解现代越南的独立、外蒙古与内蒙古的分离和琉球最后归于日本。同样,也不必因为原来曾经是高句丽的东北地区,现在划在中国的疆域而觉得伤害了朝鲜的民族感情。看“自古”这两个字得慎用,否则各国所说的“自古”都有迹可循,不同的是“自古”截取的历史时间段不同罢了。那这样可就麻烦了,我们与西藏,新疆,蒙古,台湾的问题,与印度、越南、日本、朝鲜的争端,就永远也纠缠不清了。所以葛兆光教授才更加的强调区分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中国。 

  首先,从历史意义上说,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移动的“中国”。其次,从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是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这也是“中国”作为“国家”的存在基础。尤其在汉族中国的中心区域,文化相对清晰和稳定,经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明推进之后,具有文化上的认同再次,从政治意义上说,中国常常不止是被等同于王朝,而且常常只是在指某一家某一姓的政府。一些政治认同常常会影响到文化认同,甚至消泯人们的历史认同,进而对准确的自我认同造成麻烦。因此,葛兆光教授强调,要“交错的历史”中,把“亚洲”作为背景,“从周边看中国”,从而重新认知一个“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中国”和“政治的中国”  

  本书的副标题是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但书中并没有我一开始所预想的作者对于重建这一历史论述的种种设想,种种格局宏伟的理论见解,而是将我带入了对“什么是中国?何谓中国?”的思考。可看完整本之后,我仍没有在书中找到明确的对此问题作出回答的表述,也许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我们解惑,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思考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去对待“什么是中国?何谓中国?”这一问题。    

  (作者系射阳县人民检察院  杨丽娜 

  编辑: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