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参加了市院组织的廉政文化教育专线学习,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廉洁自律意识,树牢了“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在农建四师暨淮海农场历史陈列馆、射阳县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馆、华中工委纪念馆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听取工作人员讲解、重温入党誓词、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本人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深切感受到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团结奋进、无私奉献、守纪如铁”的优良作风。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到新时代检察人应当更加自觉地重自律。
自律和他律,接受他律是底线,法治国家,每一名公民都要在法律框架内工作和生活。但作为检察人,应当“自己为自己立法”,从“不敢”“不能”到“不想”。办案或者办事时,能否做到自律,是“大差不差”还是“一点都不能差”,决定了“人民群众能否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再身边”,决定了“每一项事务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甚至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往什么方向发展,比如违纪违法通报中的反面典型和检察系统“方工”“张飚”两名最美奋斗者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树立惩恶扬善、执法如山的浩然正气”,其中,“浩然之气”便是一种道德自觉,便是检察人员的职业良知,唯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通过严格的工作磨砺,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从外部约束转化为内心自觉,恪守职业道德,坚守职业良知,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触碰,廉洁底线不逾越的观念,才能真正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经得起考验,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才能挺得起腰杆。
“心者, 身之主也”,人往往是最为复杂的生灵, 同样一件事情, 即便在同样一个规则里, 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模样,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法律规则也同样如此,只有在有良知的血液浇灌下, 才会绽放出最美的花朵。法律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既服务于社会,也来自于社会,检察人如何将法律用好,使其成为服务群众,维护公正的利剑,而不是作为愚弄善良人、获取利益的工具,甚至是玩弄法律知识的竞技场和游戏规则的游戏场,这就要求我们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检察职业良知。说到底,就是敢于担当,秉公办事,“一碗水”端平,就是严格司法,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作为新时代检察人,必须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洁身自好重自律”,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检察事业健康发展负责、对自身前途命运负责的态度重自律,把全面从严治检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用自律成就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战斗力、公信力,“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要时常“自省、自警、自查、自纠”,确保“制服在身,良知在心,正气在行”。
(作者 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