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见书如晤
2020-03-06 10:03:00  来源:检察日报

  彭建华

  正月里,老彭响应政府号召,打消了外出的念头,从正月初一开始,除每天到疫情防控办上班,其余时间就一心留在书房里消磨时光。

  书房是个大世界。在我的眼里,书架上一排排、一本本书籍,都是我一位位亲爱的老师和朋友,他们每天都宅在屋子里,也算是我的老宅友了。正好,趁这特殊时期,与他们多亲近,拜一声年,然后邀他们相聚聊天,日子倒也过得怡然自得。当然,哪有岁月静好,全赖无数白衣战士逆向而行抗“疫”护民。在此,我在心中对他们道一声祝福!

  搬一把椅,泡一壶茶,开一盏灯,静听窗外风声雨声,偶尔看一眼阳光从窗户进来跳跃舞蹈,还有空寂的大街上戴着口罩孤独的行人。此刻,如果打开一本书籍,文字的灵性便会彻底将它抚平。读《朱自清散文经典》,一位青衫学者便循着温州的踪迹,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里,踏着荷塘月色,匆匆而来。翻开《雅舍小品》,迈步梁实秋先生雅舍,静观其下棋写字读画看报,静听其说女人男人乞丐医生,再看他讲北平的冬天年景和街道,才知人间烟火、故都风物的精妙所在。郑逸梅先生的《民国老味道》以吃饭掌故和朵颐快语,说出品馔也是读书、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真谛。汪曾祺先生是美食家,更是我最崇拜的作家,仅一篇《昆明的雨》,就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读书如同面见好友。微信好友黄孝纪、方八另、成新平、袁道一,他们都是写乡土或美食散文见长的作家,其出版的作品我都是尽己所能地搜寻,唯恐有所遗漏。读黄孝纪《瓦檐下的旧器物》《老去的村庄》,仿若寻拾自己童年美好时光,亲切感油然而生;读方八另《尝遍大中国》《寻茶中国》,能顿感口舌生津齿间留香,生活的情趣如春花般绽放;读成新平《乡愁乡韵》《乡音乡情》,我沉入他的白衣巷再返回我的朱公塘,与乡里乡亲共话桑麻长;读袁道一《被雨水淋湿的屋檐》,我仿佛重回少年时代的灶屋,看一场自己独特的“电影”。

  还有一位朋友“欧阳杏蓬”,我对他的散文情有独钟,年前就曾读到他的散文新作《我们宁远》,透过它我进入了我们祁东历史与人文的时光隧道。回想起以前在广东的日子,是他的散文驱逐了我的寂寞,每读一篇我便依样画葫芦写一篇自己的文字,至今留下了《我的院子叫朱公塘》《行走的木棉树》等。

  还有散文家李长廷和诗人萧通湖二位先生,都是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崇敬的作家,是网络成全了我在微信上与他们相识。前不久在《文萃报》上读到李长廷散文《宁远的味道》,回味经久弥香,甚至盖过了前一阵子除夕佳肴的味道。

  其实,历数了这么多“旧友新朋”,但除了成新平有过几次接触之外,余者皆未能谋面。要说最是熟悉的,当属家乡的聂氏诗人聂沛、聂泓。今天重读他们的诗集《无法抵达的宁静》《一列穿过县城的火车》,我突然感觉自己的家乡祁东如此诗意盎然,“在春天的夜里做梦/在泥土里握紧拳头”。更让我欣喜的是,失踪多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的那份发表了散文《行走的木棉树》的《羊城晚报》,居然夹在《一列穿过县城的火车》的书页里。

  在这段日子,我还读了另一册大书。昨天,我受邀写疾控中心主任的事迹材料,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有效阻止病毒蔓延,身为女儿与母亲的她,从1月下旬就一直奋战在一线,连在外工作的女儿因多次打不通她的电话而说她是个“偏心娘”……写的时候,我总感觉到自己是在读一本厚重的书,而她就是这本书中普通却又伟大的主角,让我读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

  书是一座亘古通今的桥梁,有些朋友虽无法或暂时不能谋面,但因为有了书籍,我们的心灵便能相通。文字浸润身上的每一个细胞,纵是病毒肆虐,又岂奈我何?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东县检察院)

  编辑:盐城检察  

上下篇导读

 · 牵挂
 · 三酉
 · 布谷鸟
 · 灰喜鹊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