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朱元璋称帝后告诫文武百官:为官老实本分,方能守着自己的俸禄过安稳日子,这好比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溢,但却可天天汲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之,就有被砍头的危险。这段忠告浅显易懂,富有哲理。核心一句话:安分守己为官、过日子。
但古往今来,有不少官员把这一忠告当耳旁风,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水”,总是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守着“井水”、望着“河水”、想着“江水”、惦记着“海水”,恨不能多多益善,最后被“井外”不义之水连同那口井一块淹没吞噬,还连累了家人和亲属,偷鸡不成蚀把米。教训深刻。
为啥有的人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水”?说到底“贪”字作怪。如何守住“井水”,确保“井水”不犯“河水”?要在“守”字上下功夫,“戒贪守廉”。
一是守住心,不思贪“井外”之水。贪由心生,心是贪欲之源,邪恶之根。人心不足蛇吞象。管住心,守住廉心,才能遏制贪欲,铲除恶根,防止非分之想,不存邪念,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太上老君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意思是人要常清静,必须遣欲澄心,清除一切杂念。心静,才能心净,不藏污浊,不汲“井外”之水。做到你喝你的“河水”,我饮我的“井水”,井水不犯河水。
二是守住眼,不眼馋“井外”之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镜子,传递、反馈各种信息。常言道,眼不见为净。言外之意,眼见不净。大千世界,物欲横流,眼观六路,既要正视假恶丑,又要正视真善美,关键是如何正确区分清与浊,不盲目攀比,对“井外”之水,不羡慕,不嫉妒,不眼热,不眼馋。做到眼睛里不揉沙子,不容污浊,为心灵传递反馈正面信息。
三是守住口,不喝吞“井外”之水。守口如瓶,忌口在心。有毒的不吃,有菌的不喝。只吃、只喝自己井里的水,对“井外”之水,不管是河水、江水,还是海水,不论是甜的、香的,概不入口,把好入口关,做到口净,为身心健康负责。
四是守住手,不汲取“井外”之水。手是心灵的帮手。心贪手就长,手长助心贪。手净心也会净,为心把好入手关,不该拿的不拿,不该收的不收。对江河湖海之水再多,也不汲取点滴。牢记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伸手必备捉的道理。永不伸手,永不失手。
五是守住腿,不越“水井”半步。身行靠腿,走什么路要靠腿。安分守己,忠于职守,守住自己的那口井,地盘和阵地,不越雷池,守住底线、红线、界线,守住纪律、规矩、法律,永远不趟“浑水”,不汲江河湖海之水,做到常在河边走永远不湿鞋。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