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飞机,如果你不想旁边坐有旅客打扰你休息,那么你可以购买“占座票”。记者从祥鹏航空了解到,该公司日前推出了“一人多座”产品,也就是说旅客除了购买自己的座位机票,还可以额外购买多个座位,额外购买的座位不能坐人,就相当于是购买“占座票”(7月30日《成都日报》)。
一个人坐飞机一个位置还不够,还要多占一个甚至几个空位——在部分人看来,这种售票方式很刺眼,难以接受。
然而,航空“占座票”不能主观臆断。目前,我国多数航班都坐不满人,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空位是一种资源浪费,而有的旅客希望在旅途中有一个更加宽敞、私密而安静的空间,另外还有的旅客贴身携带重要文件物品不便托运或存放行李架,需要放在临近的座位上不离开自己的视线,这便有了占用其他座位的市场需求,该航空公司推出“占座票”可以顺应市场发展,充分盘活资源,满足旅客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诉求。
站在经营者一方,法无禁止即可为,航空服务本身是一种市场行为,航空公司拥有经营自主权,有权设置多样化、差异化的服务产品。站在消费者角度,是否物有所值,购买者自有盘算,因此只要消费者有这个经济能力和消费意愿,大可一试。既无违法违规,企业充分利用空位资源,还可赚得合法利润,消费者可以享受高端服务,双方共赢,何乐而不为?
但航空“占座票”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下,物欲泛滥,道德多歧,倘若有人买下一个甚至一排空座来凸显个人的富贵地位,容易引发畸形炫富及攀比心理,造成阶层撕裂和贫富矛盾,也会对企业口碑和行业生态造成负面影响。而从现行航空制度来看,公务舱相对舒适又宽敞,临时发生变故,也可以开通绿色通道或要求升舱,基本可以满足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所以,航空“占座票”的市场效果究竟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商品经济理论和诸多实践告诉我们,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市场行为内容十分复杂,而且不断地发生变化,企业服务、价格、特色、营销、消费群体、效果评价等,都应该为实现其既定目标、适应市场要求而进行不间断调整,否则,便会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买单。
故而,航空“占座票”不妨顺其自然,交给市场评判。身处商品经济时代,无须对高层次消费需求者高看一眼,也不必抡起道德大棒妄加打击。既要鼓励企业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也要把保护各方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监管部门除了要求航空公司必须是没有满座的情况下才能开售“一人多座”产品,防止并处罚违规经营行为之外,不必过多干涉。毕竟,让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道德的归道德,才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