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作为新时代青年,怎样在伟大时代,发出自己的光和热,值得我们凝思。回望十年从检之路,我知道我的初心没变、爱好没变、热情没变,它们将陪伴我在检察道路上不惧风雨,继续向前。
回首过往,“信念与景仰”满怀
2011年,走出政法大学校门,怀揣着对公平、正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对检察机关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景仰之情,我走进盐城市人民检察院。经过几个月的轮岗实习之后,我在反贪局安定下来。在反贪局期间,参与办理处、科级干部10余名,从一名检察“门外汉”变成了反贪“内行人”。
尤记得,恪守“办案安全”规训,审讯一名处级干部时,因其患有哮喘,我和同事晚上几乎不敢休息,熬成了深黑的眼圈;在劝说开导一名嫌疑人时,耐心回答其各种疑惑,使其树立面对的勇气。这段经历也让我深入观察了制度、法律、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国家的反腐制度体系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起草了“职务犯罪轻刑化现象反思”“强制性侦查措施的修正对反贪工作的影响”等论文,在大学学报发表。也许是这两篇文章,让我与后来的文字工作结下缘分。
把握现在,“犹豫与坚定”并存
工作两年后,我被选入院办公室工作。当时我还无法意识到,从此我成为司法行政人员,并与反贪局的缘分画上句号。有时回想,如果没有离开反贪,现在已是一名监察官;如果在业务部门,现在差不多入额了。“不念过往、不惧将来”,我告诉自己。仔细想想,虽然自己学习过7年法律,但对文字也有一定的兴趣,并在日复一日“爬格子”中找到乐趣。
近年来,我先后起草各类文稿、信息500余篇、在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发文章100余篇,各类文稿被上级领导批示40余篇。几年来,有时加班到凌晨3点,有时接一个电话,晚上或周末立即赶到单位。在与同事共同努力下,办公室创成省级、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如果说有遗憾,就是专业法科生走在了法律的边缘;如果说有快乐,就是在综合岗位上有了新的收获。一句话而言,就是“犹豫过,但坚定着”。
展望未来,“使命与责任”同在
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随后,司法责任制改革、员额制改革、内设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扑面而来。我们每一个检察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
尤其是,司法改革启程未远,还需要持续加力,不断完善,更让我们感到使命艰巨、责任重大。有时候我想,如果把办案部门比作检察机关这辆改革大道上车辆的“发动机”,那综合部门就是“变速箱”,只有两者很好的匹配,行驶中才不会有顿挫感,才能行稳致远。
改革大潮中,我们每个人虽然是渺小的,但是不可或缺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汇集到一起力量是强大的。作为一名综合检察人,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有甘当“绿叶”,愿作“春泥”的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履职服务,让司法办案更加优质高效,让群众对检察工作更加满意,让检察之花绽放的更加绚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检察机关有着重要角色。作为青年检察人,我将勇担职责使命,认识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敢于中流击水、爬山过坎,勇于追梦、勠力前行,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作者:刘启立 盐城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