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生活在城乡接合部,不经意间经常听到人们互相客气的“谢谢”声,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可我猛然发现,在故乡那个偏僻闭塞的小村庄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似乎从来没有听说过“谢谢”二字。
在儿时的记忆中,乡村邻里之间,相互借用东西是很常见的,包括劳动工具、柴米油盐、针头线脑等。每当这个时候,借者自然大方,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有任何忸怩和拘谨。
“老黑叔,你家的架子车今儿个使不使,我想往地里送几车粪。”
“他三婶,我家的酵子用完了,想发面蒸锅馍,你有没有?”
“今儿晌午有客了,你门前的菜园里我薅几棵葱应下急。”
对此,被借者往往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赶忙应着,顺便说上几句体贴话:
“你真是勤快人、闲不住,隔天我也把积的几车粪往地里送去,门前干净了,也不耽误整地。”
“酵子够不够?发的面开了吗?不够我再给你拿点。”
“我也遇见过这样的事,那次晌午头来客,酱油没了,我还是到王大嫂家倒的。”
在乡村,甭看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者微乎其微的小东西,乡亲们心里都会感谢的。归还架子车者会高声喊:“老黑叔,车子使过了,你看放到这里中不?”这时,车主人会让还车的在家中坐一会儿,忙着去拿烟,问喝水不,好像借东西的是自己。
还酵子的主妇会聊一会儿天,要回时,便把东西掏出来随处一放,出借者会责怪:“咦,你看你,就这点东西还拿过来,多见外!”主妇会回话:“有了,好借好还嘛。”
借葱的会打发孩子还东西:“俺妈说,这是刚在街上赶集买回的葱,拿来让大奶奶尝尝鲜。”大奶奶会撵着孩子给他抓点花生之类的东西吃。
在经常发生的诸如此类的借和还中,村民们虽然不说“谢谢”,但往往通过默契的方式把内心的感激表达出来。在他们看来,“谢谢”二字如果说出来,好像就疏远了彼此间的距离。
记得我上初三时,村内一尚姓老汉老来得子,视如掌上明珠。小孩子顽皮淘气,一天闹着要吃柿子。尚老汉不顾年迈,爬到树上为儿子摘取熟透的柿子,不料一脚踏空,重重摔在地上,当即昏过去。当时尚家的大人都不在,全村的青壮劳力闻讯后纷纷赶来,七手八脚赶制了一副简易担架,自发组成了一支由十几人参加的抢救队,轮流抬着担架连夜狂奔,用了两个多小时,把尚老汉送到了七十多里远的南阳地区医院抢救。由于救治及时,尚老汉捡回了一条命。
后来,为了感谢这十几个乡亲的救命之恩,尚家设宴酬谢。当天,尚家召集全家人一字排开,分别给这十几个乡亲叩头敬酒,这些乡亲异口同声地埋怨着:“嗯,咋兴这哩?不兴啊!不兴啊!”被救的尚老汉说:“我这条命是大伙给的,你们啥时候要我啥时候给!就是给大伙儿当牛做马也中啊!”自始至终没听到有人说个“谢”字!
今年入冬以来,我一直坚持步行上下班。一天,中途遇见邻村开车回家的邢大哥,他执意让我搭顺风车送我回家。到家时,我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谢谢你呀邢大哥!”邢大哥愣了一下,说:“咦,看你这兄弟,说的啥呀!”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旗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