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文化”何以流行
2018-01-22 09:44: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5人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53.7%的受访者偶尔使用“污”的词语或语言;9.6%的受访者经常使用;47.8%的受访者觉得身边“污”的人挺多;84.9%的受访者觉得“污文化”会给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

  8月13日《扬子晚报》刊登文章《朋友圈动辄“污力韬韬”,这种“污文化”是怎样的文化》,文中指出:在当下的网络流行文化里,“污”这个原本字典里只有“脏”含义的汉字,竟和“脏”划出了界限,已经衍生出了一种所谓的“污文化”。

  网络上,早期的网络红人Papi酱,被看作是“污文化”的代表人物,帮助其大火特火的,就是她在自制视频中所体现的对“污文化”的独到理解——脏话,性暗示,批判,这三点是Papi酱自制视频走红的三个重要元素。

  已成社交重要媒体的微信朋友圈里,则动不动就是“污力韬韬”,以至“如果某人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有点‘污’的言论或者图片,总会得到众多追捧,‘污’仿佛成为一件令人沾沾自喜的事情。”

  “污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展示和渲染的是人性与人情中的陋习、丑态,以提供生理性的快感为满足,其中更是擅长将人“物化”或“动物化”。在审美趣味上,“污文化”从人的物质欲望出发,尽力去迎合一些低级趣味,刺激并满足人的浅层需求;在表现内容上,有的挑战公序良俗,贬损人的尊严,有的热衷对背弃道德行为的玩味。总之,“污文化”否定人的精神向度,从而得到一种恶趣。

  “污文化”何以在网上风行?有的认为是“污文化”本身具有吸引人的兴趣,有的认为这是因为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行往往更开放,有的认为是受一些文艺、娱乐作品影响的结果,还有的则认为这是一些营销者利用“污”来炒作。笔者在此提醒,我们更需看到的是,“污文化”的流行背后,有商业的、经济的利益存在。一些人通过制造这些“污”的东西,夺人眼球和点击量,成为网络红人,然后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回报。在这个过程中,这部分投机者的成本几乎为零,收益却很高。但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却因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在这种“污文化”的流行影响下,一些人已经把在生活里、在网络中,用“污”的方式自我贬损,插科打诨,臧否世相人物,当作了一种时尚生活,一种对待时尚流行文化的态度。

  “污文化”不是一种通俗文化、娱乐文化,这种文化趣味是驱使人们走向自我的卑琐,走向趣味的低下,它代表的是一种网络中十分流行的秽语或脏词文化,构成我们当下一种非常不健康、不文明,非常低下的社会文化语境。

  审视当前“污文化”的流行,其背后深藏的是对文化、对精神、对道德本身的轻浮心态。在“污文化”的影响和阻抑下,我们心灵的追求就不会再向往优美和高贵,我们的情感在娱乐享受的世界中会变得越来越干枯和苍白,精神道德不再以深刻、高贵和完美为抱负,我们的追求充满了浅薄的快感和肤浅的自我满足,美学趣味越来越趋向琐碎、鄙陋和粗俗,精神世界走向病态。如果我们长期受到“污文化”的浸染,不但个人人格系统、行为模式会受到这种趣味的支配,文化结构也会受到它的浸染。

  那么,面对“污文化”,该如何去“污”?这需要我们创建一个正义、和谐、自由、健全的文化生态,别让套话、假话这种空洞的文化语境一味泛滥下去,挤压真善美的文化空间,同时助长了“污文化”的生存空间。如此,我们才会坚守人类高贵、丰富、神圣的价值品位,找回我们的尊严。

  编辑:丁海燕